用中文教导圣经

5/29/2023 周一,昨晚住在了主耶稣降生的拿撒勒,但今天才真正去到实地考察这块土地。前面提过要理解以色列的地理可能最重要的思路之一是了解各地的降水问题。大的原则是越靠北部尤其是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及越靠西部沿海,这样的地方降水会越多。拿撒勒地处北部加利利地区,离海不远也不近,但符合靠北且海拔较高的情况,所以降水量还不错,只是地处山区,需要在农夫辛苦地在坡地上搭建小型梯田才能耕作。但畜牧业还是非常适合,羊群不愁没草吃。主耶稣的时代这里只是一个50户左右的小乡村,倚靠一口泉水和比较丰裕的雨水生活。而现代的拿撒勒已经成为一个9万人口的发达工商业城市,公路隧道把原本封闭的山区融入了富饶的耶斯列平原。

城市不断扩建,但却有一批基督徒在城中心保留下来约40英亩的土地,建立了一个耶稣时代的拿撒勒乡村博物馆,里面有模仿当时的房屋连通陈设、工具、家居布置,榨酒池和滚石墓地,能容纳200人的犹太公会,种植了当时农作物的农田和果园,羊群和拉磨的驴子等,并有员工扮演当时的农夫、牧羊人、纺织羊毛的妇女、陶匠、木匠等。讲员也都是把这些事物都与圣经的教导和耶稣的成长环境联系起来,非常生动和有教育意义。例如农夫告诉我们为什么需要给橄榄树和葡萄树剪枝,并引用约翰福音15章天父修理枝子的教导。纺羊毛的妇女给我们展示从羊毛到毛毯的辛苦劳作过程,其中特别提到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如何给羊毛染色,其中最困难的是染成紫色,因为需要用数千个贝类才能收集够染料,去给能织一匹布的羊毛染色。

之后游历耶斯列平原上的耶斯列城,北国以色列的好几个王在这里建立了行宫。北国的国王全都是恶王,但其中最恶劣的当属亚哈和他的王后耶洗别。亚哈王在耶斯列平原上谋财害命侵夺了拿伯的葡萄园,因此被神借先知预言他的灭亡。以利亚在迦密山战胜巴力先知后被耶洗别逼迫于是逃到何烈山,在那里神更新了他并让他去膏耶户做以色列王(王上19)。耶户清理了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的王室,尤其是灭了耶洗别和亚哈王全家,印证了先知的预言。在耶斯列通往约旦河谷的哈律谷有个哈律泉,神让基甸在这里用像狗舔水和跪下喝水的区别把一万大军减少到300人,并战胜了米甸人。传统认为拣选舔水的人因为他们是警醒的战士,不放下兵器。但是我们的教授认为像狗舔水其实是指五体投地趴在水里舔水,否则其取水仍是跪着的,神特意拣选这最不像样子的300人战胜敌人来彰显神的荣耀。

    下午我们前往加利利海,先在近处的Mt Abel顶端远眺加利利海(其实是一个长20公里宽10公里的内陆湖),不但欣赏美丽的湖景,更重要的是从远处肉眼分辨出迦百农、哥拉汛和伯赛大以及其他重要的城市。前三个城市彼此相距不到2英里,都坐落在加利利海北端,被称作耶稣传福音的铁三角。我们也仔细审查这些地理位置与以赛亚9章预言的美好成就。“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太4:15-16)我觉得加利利这里比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的中部、西部和南部更像真正的圣地。这里是他出生并生活了33年的地方,是他开始传道时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几乎全部被称作使徒的和其他门徒们被呼召跟随祂的地方。我们走过的山路,看过的山山水水他都走过不知多少次。看着不远处的加利利海,似乎能看到他走在海边,呼召我们说“来,跟随我,我要叫你得人如得鱼一样!”单单想到这一幕就令人感动到流泪。走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看着牧羊人风餐露宿却无枕头之处,而不是像耶路撒冷那熙熙攘攘的道路和朝圣人群,似乎更让人能体会到如何舍己背十字架跟随主。

    晚上入住加利利湖边的Ein Gev,出门2分钟就到了海边,一些同学立刻跳进水中畅游起来。傍晚的风比较大,而加利利湖面宽广(宽10公里长20公里)但却不深,因此随便一点风就会掀起很大的风浪,也更能体会门徒们连夜渡河时风浪太大险些翻船时的恐惧,然而主耶稣斥责风和海,风浪立刻就平息了。我先在湖边静坐祷告了很久后,也是忍不住在即将落山的夕阳下游了起来。在加利利海水中看日落也是出奇的美。这时突然心里想到一个有点搞笑的问题:主耶稣会游泳吗?然后就想到主曾在水面行走,甚至让彼得也在水面行走,当彼得因恐惧而下沉时,他发出了那句最简短也最有果效的祷告:“主啊,救我!”深愿这句话常常成为我随时多方的祷告,凡事倚靠神,信靠神。(参考这篇游记: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6257746bee14693e38d30df7